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残疾和早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在35-59岁年龄组中恶性肿瘤居死因第一位。
有资料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每年发病例数为160万,死亡约130万。平均每死亡5个病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恶性肿瘤。每200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遭受恶性肿瘤发生或死亡的打击。仅北京市每年新发病例约12000人,死亡约近1万人。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的顺序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的顺序为: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和食管癌。
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
据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医师蔡尤伯教授介绍,恶性肿瘤发病隐秘,潜伏期长,早期不易发现。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而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北京铁路总医院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高宏告诉记者,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不明,众说纷纭,但有两点共同认识:一、恶性肿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80%以上的恶性肿瘤是外环境起决定性作用。
外环境中的致癌高危因素大致有以下四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各类放射性物质、日光照射、长期X光照射等,食用过烫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可能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化学因素。已证明有1000多种化学物质能诱发癌症,包括:氮芥、环氧化物、烷化物、多环芳烃化物、亚硝基化合物等。其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主要在煤、石油、沥青和一切含碳氢化合物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用食油煎、炸食物,熏烤肉类均能生成多环芳烃。此外,烟草燃烧和汽车尾气中均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可诱发人类癌症。如EB病毒与鼻咽癌有关,人类乳头状瘤16型与宫颈癌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生相关。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经济状况、环境条件、教育程度等。心理因素包括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和应付能力。压抑、不和谐、被动的个性;众多生活事件的频繁出现,使人感到焦虑和失望;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心理因素是主要危险因素。
早期恶性肿瘤的危险信号
据介绍,虽然恶性肿瘤发病稳秘,早期不易发现,但很多人还是会有不适的感觉。特别是35岁以上的人,出现以下不良症状与体征时,应高度警惕癌症的可能性,及时去医院做有关检查: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2、经久不愈的溃疡;3、食欲不振,上腹饱胀;4、进行性吞咽困难;5、乳房肿块,乳头溢液;6阴道不规则出血;7、不明原因的贫血;8、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9、反复出现便血、尿血、咯血、鼻出血;10、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11、持续性声音嘶哑;12、阵发性干咳,刺激性呛咳。
恶性肿瘤可预防
据北京铁路总医院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高宏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分析研究了大量资料后得出论断:1/3的恶性肿瘤可以预防,而根本不发生;1/3的恶性肿瘤可以早期诊断并得到根治;1/3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而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戒烟限酒。吸烟与大多数肺癌的发病有关,长期处在吸烟的环境中可能是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则可能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有关。如饮酒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可减少20%的口腔癌、咽癌、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
合理的膳食。选择适宜的、多样化的和营养平衡的饮食,适度的体力活动和维持适宜的体重,可使恶性肿瘤减少30%-40%。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腌、熏、炸、烤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品可减少癌症的发生。此外,饮食过热、进食过快、咀嚼不细也可破坏消化道粘膜,产生慢性炎症而致细胞癌变。因此一定要注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增加体力活动维持理想体重。过分肥胖的人,癌症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容易患乳腺癌、内分泌系统癌、结肠癌和肾癌。增加体力活动和摄入低热量饮食是维持理想体重的重要措施。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与癌症发病例相关。与癌症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和应付能力。开朗、达观、宽容、理解、体谅他人的个性,对生活事件承受力强,应变能力强,有利于身体内环境稳定的正常运转,避免功能失常,防止癌症发生。
乙肝疫苗接种。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预防病毒性肝炎可预防肝癌。为此,专家提醒,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做好乙肝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