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的概念与特点
光动力疗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光动力疗法的概念
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 , PDT )原称光辐射疗法( Photoradiation Therap
, PRT )、光化学疗法( Photochemical Therapy , PCT ),它是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在临床上,光动力疗法通常仅指光动力治疗,而将光动力诊断称为荧光诊断(
Photodynamic Diagnosis , PDD )。
光动力反应的基本过程:生物组织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光敏物质受到相应波长(可见光、近红外光或紫外光)光照时,吸收光子能量,由基态变成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光敏物质很不稳定,迅速经过物理退激或化学退激过程释放出能量而返回基态,其物理退激过程可以产生荧光,通过分析荧光光谱能进行疾病的诊断;其化学退激过程可以生成大量活性氧,其中最主要的是单线态氧,活性氧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损伤细胞结构或影响细胞功能,因而产生治疗作用。
在光动力反应体系中,物理退激与化学退激是同时存在而又相互竞争的两个反应过程。荧光诊断利用光动力反应过程中相对简单的物理过程,而光动力治疗则是利用其相当复杂的光化学
- 生物学过程,它的初级反应是光敏化反应,它的次级反大多属于生物化学反应的范畴,随后发生的是一系列生物学反应。
光动力反应的定义:光动力反应是由可见光、近红外光或紫外光所驱动的,通过生物组织中激发态光敏物质的退激而引发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
二、光动力疗法的临床特点
1. 组织选择性好组织选择效应是指 PDT 能在光照区域内较特异地作用于靶组织、靶细胞的现象。这是光动力疗法最突出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要器官的功能丧失。例如:
鲜红斑痣是一种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网扩张畸形, PDT 在 去除病变毛细血管网时可以不损伤其上的表皮层和其下的真皮深层,因此不会遗留瘢痕;采用放疗和热疗方法治疗膀胱粘膜的多灶性肿瘤时,由于导致肌层纤维化,经常发生膀胱容量和顺应性降低的并发症,但采用
PDT 治疗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因此 PDT 特别适用于重要器官的高精度治疗。
2. 作用表浅
人体组织的光透射性较差。对大多数组织而言, PDT 的有效作用深度很难超过 10 mm 。因此,
PDT 的主要临床适应症是一些靶组织为“薄层”结构的疾病,如皮肤、粘膜的浅表肿瘤、鲜红斑痣、视网膜黄斑变性、动脉粥样硬化和牛皮癣等疾病。对于深部肿瘤或瘤体较大的肿瘤,必须通过特殊的照射方法加以解决。
3. 对微血管组织的损伤作用强
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接触血流,细胞表面积大,对光敏剂吸收迅速,在光动力反应中消耗的光敏剂和氧可以得到快速补充,血液中产生的
1 O 2 也可以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膜,所以 PDT 对微血管组织的选择性好,作用强。因此 PDT 特别适用于微血管疾病的治疗,如鲜红斑痣、视网膜黄斑变性、食道静脉曲张栓塞治疗后遗留的微血管等疾病;同时也适用于通过破坏微血管可以实现治疗目的的疾病,如肿瘤。
4. 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PDT 的治疗作用仅限于光照范围内,故只适用于病变范围局限的疾病。例如, PDT 具有抗病毒作用,但它只能用于局部病毒感染,如乳头状瘤。
5. 全身副作反应少
由于 PDT 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无明显的全身副作反应,所以特别适用于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其它治疗方法的患者,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三、动力疗法的历史回顾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纵观光动力疗法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现象探索阶段(二十世纪 40 年代以前)
尽管早在 4000 年前古埃及人就通过口服含光敏剂的植物后照光来治疗白癜风,但有关光动力疗法的科学探索则始于二十世纪初。在二十世纪的前
40 余年中,人们通过对某些染料(丫啶橙、伊红等)和粗品血卟啉( Hp )的研究,发现了光动力疗法中的一些重要现象、作用和基本规律,为现代光动力疗法奠定了基础。此后,光动力疗法的发展更主要的则是技术方面的突破、应用方法的改进和作用对象的拓展。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
1841 年, Scherer 用浓硫酸处理干血粉得到不含铁的产物,后来被 Hoppe-Seyler
称为血卟啉( haematoporphyrin,Hp )。
1900 年, Raab 发现丫啶橙 (Acridine orange) 染色使草履虫发生光敏致死现象。
1904 年, Tappeine 首次提出光动力作用( Photodynamic effect
)的概念。
1913 年, Meyer-Betz 在给自己注射 200mg Hp 后,发生了强烈的光过敏反应,这一症状持续了几个月。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
Hp 导致人体皮肤的光敏现象
1924 年, Policard 首次在肿瘤组织观察到 Hp 的荧光。
1942 年, Auter 和 Figge 给大鼠注射 Hp 后,观察到 Hp 能优先在肿瘤组织等新生组织中富集,当用紫外光照射时肿瘤区产生桔红色荧光,当用日光照射时可以损伤肿瘤组织。这是人类首次发现
Hp 对肿瘤组织光敏杀伤作用。
2. 肿瘤诊断阶段(二十世纪 50 年代 ~60 年代)
在二十世纪 50 年代,人们开始将光动力反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称之为肿瘤荧光定位诊断( Tumor
- Photolocatization ),标志着光动力疗法开始进入了临床实用阶段。同期还研制开发出血卟啉衍生物( HPD )。这是人类在光敏剂研究方面取得的最关键进展,对于
PDT 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期对肿瘤的光动力治疗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由于是采用普通光作为光动力反应的激发光源,强度不够,波长也不匹配,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
1955 年, Rassmussen - Taxdal 给 11 例肿瘤患者静脉注射总剂量为 500
- 1000mg 的 Hp ,其中 8 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桔红色荧光。这是光动力反应首次用于人体癌症的光动力诊断。
1956 年前后, Schwarty 用冰醋酸 - 硫酸处理市售的 Hp 二盐酸盐,制备得到一种复杂的混合卟啉制剂,将其称之为血卟啉醋硫酸盐,后来被称为血卟啉衍生物(
Ha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s,HPD ),并观察到 HPD 在肿瘤组织的荧光定位特性显著好于 Hp
。 HPD 至今仍然是临床上使用的主要光敏剂之一。
1959 年, Lipson 在硕士论文中首次报告 HPD 的肿瘤荧光定位诊断特性和光动力杀伤作用显著优于
Hp 。
1961 年和 1964 年, Lipson 先后报告 50 例支气管肺癌和食道癌患者的 HPD
诊断结果,阳性符合率在 80% 以上,并首次提出“荧光内窥镜诊断”的概念。
1966 年, Lipson 首先提出了利用 HpD 的光敏化作用来治疗肿瘤的设想,并给一位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光动力治疗,注射
HpD 数小时后,用白光照射胸壁上的转移乳腺癌,发现肿瘤部分坏死。但此研究结果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1968 年, Gregorie 等报告了对 226 例肿瘤患者的诊断结果,恶性肿瘤 173 例(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喉癌、肺癌、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食道癌、黑色素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其中有
132 例可以看到典型的桔红色荧光,阳性符合率为 76.3% 。
3. 肿瘤治疗阶段(二十世纪 70 年代 ~ 80 年代)
1960 年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到 70 年代已有多种激光器用于临床医疗中。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功率大,故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光动力反应。激光器的出现不仅改善了光动力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激发起人们对光动力疗法的研究热情,以至于在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形成了肿瘤光动力疗法的研究高潮,使光动力疗法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治疗肿瘤的又一重要手段。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
1972 年, Diamond 等在《手术刀》杂志报道用光照注射过血卟啉的实验动物,导致肿瘤组织坏死。光动力治疗此时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
1974 年, Tomson 将荷瘤小鼠腹腔注射丫啶橙,用 488nm 波长的 Ar+ 激光照射,除观察到肿瘤特异性荧光外,也发现光动力治疗具有明显的抑肿瘤作用。这是激光首次用于光动力疗法。
1974 年和 1975 年,美国的 Dougherty 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癌症研究所杂志》上连续报道以
HPD 为光敏剂结合红光照射,对乳腺癌、子宫癌、基底细胞癌、鳞状上皮癌等十几种癌症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这些研究结果极大促进了
PDT 的发展, Dougherty 也因此被公认为是肿瘤光动力治疗的先驱者。
1980 年以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早田一博、加藤等人报道用染料激光器为治疗光源,治疗早期肺癌、胃癌、食道癌,癌细胞于二周内全部被杀死,疗效满意。
1993 年 4 月 16 日,加拿大健康保护局( The Health Protection
Bureau of Canada )宣布,批准光敏素 Ⅱ ( Photofrin Ⅱ )商品化,用于治疗膀胱癌。此后日本、美国和欧洲也相继批准了用
PDT 来治疗一些癌症,如胃癌、肺癌等。至此,光动力疗法正式确立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四、光动力疗法的发展现状
光敏剂
(一)第一代光敏剂
HpD 是由 8 种组分组成的混合制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双血卟啉醚或酯 (Dihaematoporphyrin
ethers and esters , DHE) ,约占药物总量的 20~30% 左右。尽管 HpD 从 70 年代末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于肿瘤的光动力诊断和治疗,但在国外一直没有被注册上市。
80 年代研制的光敏素 Ⅱ ( Photofrin Ⅱ) 是 HpD 二期精制、提纯以后的产物, DHE 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在 80%
以上。 1993 年,光敏素 Ⅱ 由加拿大 QLT 公司( Quadra Logic Technologies Phototherapeutics
Inc )正式投产,商品名为卟非姆钠( Porfimer Sodium )。 1994 至 1997 年该药已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等国注册上市。随后,
部分国家也生产了 光敏素 Ⅱ类 制剂 , 商品有光卟啉( Photofrin , 美国 )、光疗素( Photosan , 德国
),光灵素( Photogem , 俄罗斯 )和 haematodrex(比利时) 等等。
80 年代我国先后有三种临床试用的混合卟啉制剂,即癌卟啉( HpD ,北京)、癌光啉( PsD-007
,上海)和光卟啉( HpD ,扬州),其中北京 HpD 已获得国家新药实验批准文号,商品名为血卟啉钠。国产 HpD 制剂中 DHE
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在 25% 左右;癌光啉制剂中光敏活性成分的含量在 80% 以上,与卟非姆钠近似。
以 HPD 为代表的混合卟啉类光敏剂属于第一代光敏剂,它们的组分复杂,各种成分在光动力损伤中的作用至今也未弄清,占药物总量
20~80% 以上的非活性成分不仅不能对病变的靶组织产生有效的光动力损伤作用,反而成为导致正常组织发生光敏反应的祸首。因此,第一代光敏剂的组织选择性和光动力损伤强度的稳定性都很差,并且容易引起皮肤光过敏反应,避光时间长。此外,混合卟啉类光敏剂的吸收光谱在红光部分的吸收带很弱,不能很好地吸收红光,治疗深度不够,也影响其临床疗效。
(二)第二代光敏剂
八十年代以后,第二代光敏剂的开发研究发展迅速,在光敏活性、吸收光谱和组织选择性方面比第一代光敏剂有很大改进。第二代光敏剂都是单体化合物,大多为卟啉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包括卟啉、卟吩、红紫素、内源性卟啉等,其它还有金属酞菁、稠环醌类化合物等。许多第二代光敏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有些正在进行临床实验,其商品化和临床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1. 国外研究
( 1 )苯卟啉衍生物单环酸 A (BPD-MA)
BPD-MA 是目前唯一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第二代光敏剂。它是由加拿大 的 QLT 公司开发的,于
2000 年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试用于肿瘤和视网膜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 BPD-MA 的优点是能用于治疗人体内位置更深且更大的肿瘤组织;
在靶组织处快速集中,在正常组织处快速清除,药物进入 5分钟后即可进行光照,而不象用 HpD 那样要有两天等待时间;由于吸收快,清除也快,使对皮肤的光过敏性时间缩短为一天,而
HpD 要持续几周。但由于 BPD-MA 是源自天然产物的半合成产物,合成过程也比较复杂,总体产率很低,故原料合成的成本很高,同时其成品药物
Verteporfin 的制剂成本也非常高,所以一支含有 15 毫克有效成分的 Verteporfin 市场售价要一千美元左右,这就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该药还未在我国注册上市。
( 2 ) 5 -氨基酮戊酸( 5-aminolevulinic acid, 5-ALA )
5-ALA 是一种内源性光敏剂,其本身不具有光敏活性,它是从甘氨酸合成原卟啉 IX ( Protoporphyrin
Ⅸ, Pp Ⅸ),进而转化成亚铁血红素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 Pp IX 有很强的光敏活性,因为是细胞的正常成份,其毒性低,代谢快,避光时间只需
1~2 天 PpIX 可在很多肿瘤细胞内选择性聚集,在胃肠道肿瘤内比周围组织浓度高 8~15 倍,在皮肤乳腺肿瘤内比周围正常组织高
10 倍左右。 635nm 波长为 5-ALA 的最佳激发波长。自 Kennedy 等人1990年将 5-ALA-PDT 试用于临床以来,它在临床上治疗皮肤癌、食管癌、胃肠道肿、膀胱癌及肺癌的效果越来越得到肯定,逐步成为研究热点。
( 3 ) 间 - 四羟基二氢卟吩( m-THPC )
m-THPC 的单态氧产率高,在 652nm 和 514nm 的光敏化杀伤作用分别是 HpD 及
Photofrin Ⅱ的 100 倍和 10 倍, m-THPC 的肿瘤选择性高,经肿瘤组织选择性摄取后,浓度可达正常组织的 14
倍。此外, m-THPC 在体内代谢快、副作用小,皮肤光敏性低,只需避光 10 天左右。 m-THPC 对胸膜瘤、弥漫性间皮瘤、口腔肿瘤、结肠及直肠癌均有良好疗效,并可以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复发。
( 4 ) 二氢卟吩 e 6 (Chlorin e 6 )
二氢卟吩 e 6 (Chlorin e 6 ) 属叶绿素类新光敏剂,经化学处理后可得到单天冬氨酰基二氢卟吩(
monoaspartyl-chlorin e 6 , Npe 6 ),后者在体内存留时间短,清除快,在波长 664nm 处有一强吸收峰,几乎不引起皮肤光敏副作用,现已进入二期临床试用。
( 5 ) 红紫素( purpurins )类光敏剂
红紫素亦属于叶绿素类光敏剂,它是一个家族,较有代表性的有初红紫素( ET 2 )、八乙基红紫素(
NT 2 )等。在有些红紫素大环中加一个金属原子形成金属红紫素如含锡的、锡原红紫素( SnEF 2 ),锡八乙基红紫素( SnNT
2 )等。它们多在 650~700nm 处有一强吸收峰。红紫素不溶于水,可用脂质体、油乳剂或其它包裹复合物的形式输入体内。
美国对 SnET 2 进行Ⅰ/Ⅱ期临床试用发现,皮肤光敏副反应轻,无全身反应。 Kaplan 等人用
SnET 2 治疗皮肤转移癌,并进行了疗效观察,照射波长为 664nm ,结果表明 SnET 2 -PDT 对皮肤晚期转移癌是一种有效疗法。
2. 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正在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二代光敏剂主要有血卟啉单甲醚、竹红菌素类等。
( 1 )血卟啉单甲醚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研制的血卟啉单甲醚( 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HMME )是一种单体卟啉,化学纯度可达 99.8% ,在体内排泄快,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光敏杀伤效率与国外的第二代光敏剂 ALA
和 BPD-MA 相似。临床结果显示,血卟啉单甲醚的组织选择性好,疗效稳定,避光时间短,是一种较好的光敏剂。
( 2 )竹红菌素
竹红菌素是我国特产的天然光敏物质。竹红菌素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相对简单、结构明确、光毒性强而暗毒性低,结构修饰和改性相对容易。
激发光源和辅助设备
(一)光动力疗法对激光器的要求
在理论上相干光和非相干光都可以用于荧光诊断和光动力疗法,但由于非相干光强度低,单色性差,光导纤维耦合效率低,目前临床上均采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荧光诊断一般采用短波长激光,如长波紫外光和绿光。光动力治疗对激发光源的要求: ① 激光波长在 450~1000nm
之间,治疗表浅病变一般选用绿光和黄光,治疗深部病变或瘤体较大的肿瘤多选择红光和近红外光; ② 激光波长应与所选用的光敏剂吸收峰有最大限度的重叠;
③由于 PDT 需要大光斑照射或多光路输出,照射持续时间长,激光器应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临床荧光诊断和光动力疗法中常用的激光器: ① He-Cd激光器, 波长 441.6nm ,连续输出,可作为诊断光源;
② N 2 激光器,波长 337.1nm ,脉冲输出,是较为常用的诊断光源; ③ Ar+激光器, 波长 488.0~514.5nm
,连续输出,既可作为诊断光源,也可作为治疗光源; ④ Kr+激光器, 波长 406.7~415.4nm ,是一种理想诊断光源;
⑤ He-Ne激光器, 波长 623.8nm ,可作为治疗光源,输出功率较低; ⑥ Ar+ 泵浦染料激光器,中心输出波长为 630~640nm
,是较好的治疗光源; ⑦ 铜蒸汽泵浦染料激光器,输出的 510nm 波长可兼作诊断和治疗光源,输出的 630nm 波长可作为治疗光源;
⑧ 金蒸汽激光器,波长 627.8nm ,可作为治疗光源; ⑨ 铜蒸汽激光器,波长 510.4 和 578.2nm ,可作为治疗光源;
⑩ KTP 激光器,波长 530nm ,可作为治疗光源。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激发光源及辅助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光动力疗法的需要。
( 1 ) 激光器
氦氖激光器功率太小; Ar+激光器、 KTP 激光器 和 铜蒸汽激光器的治疗深度浅,不满足肿瘤治疗的需要
; 金蒸汽激光器的运行成本高,体积太大,操作复杂,稳定性也较差;染料激光器的转换效率仅为 20~30% 左右,如果输出 1~2W
的治疗光,转换前的输出功率就要达到 10~15W 以上,激光器在如此高负荷条件下运行很容易发生故障。
国外进口的半导体激光器是理想的的激光光源,体积小,效率高及使用方便,输出功率最大可达 2 瓦,基本上满足了临床的需要,是国外肿瘤光动力治疗的首选光源。为光动力疗法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内由于技术原因尚不能生产出此类激光器。
( 2 )辅助设备
治疗部位的光剂量监测还缺乏科学的测定仪器;现有的激光功率计只能测定激光束一个平面上的功率,但组织的受光面多是曲面而非平面;对球形等特殊弥散光导纤维的光剂量监测还只能靠医生的经验判断。
五、临床应用
1. 恶性肿瘤
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优先分布是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先决条件。光敏剂容易在网状内皮系统潴留,在正常肝、脾、肾组织中的浓度较高,所以选择
PDT 治疗肝、脾、肾等部位的肿瘤应当谨慎。其它各种恶性肿瘤,只要是光辐射能达到的部位,都可以采用 PDT 进行治疗。体表、口腔、耳、鼻、眼、子宫颈等部位的肿瘤可以进行直接照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的肿瘤可以通过内窥镜进行照射;骨肿瘤和脑肿瘤可以通过手术暴露的方法进行照射;此外,还可以采用影像引导下介入方法进行特殊部位的肿瘤治疗。
PDT 对早期、原位肿瘤可以根治;对中、晚期肿瘤可以作为姑息治疗手段,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癌前病变也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防止癌变。
PDT 作为肿瘤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以下优点:
①通过荧光检测,能早期、无创地进行肿瘤的定位诊断;
②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较大限度地保留正常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③抗瘤谱广;
④适应症广,能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患者,也可用于其它治疗失败的患者;
⑤通过光导纤维可以进行内镜下和影象学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大大简化了治疗过程,减少了创伤,甚至可以避免开胸、开颅手术;
⑥可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PDT 与化疗和放疗 联合使用, 有一定协同作用; PDT 与手术
联合使用 ,能缩小手术范围和减少术后复发,并可通过特征性荧光指示肿瘤的浸润程度,使手术切除更彻底 ;
⑦无严重副反应,可多次重复治疗。
PDT 治疗恶性肿瘤已在世界各地数十个国家广泛开展,治疗各种肿瘤患者达上万例,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由于既往资料中病例选择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很不统一,治疗条件和方法相差悬殊,治疗中采用的光敏剂种类、剂量、给药方法、激发光源、照射方法和光剂量差别很大,随访时间有长有短,致使各研究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至今尚不能对
PDT 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作出准确的评价。
? 非肿瘤疾病
目前, PDT 已成为鲜红斑痣和视网膜黄斑变性的首选治疗方法;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 PDT 治疗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
PDT 治疗正在进行Ⅰ / Ⅱ期临床研究; PDT 在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切除、牛皮癣、增殖性瘢痕、 白癜风、
抗病毒(如血液净化)、战伤清创和 DNA 定位切割等方面的研究亦显示出可喜的苗头。由此可见,光动力方法治疗非肿瘤疾病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六、基础理论研究
PDT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地研究光动力疗法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发掘光动力疗法的潜在价值;其次是研究光动力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影响因素及量效关系,使
PDT 的临床应用更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相对于光敏剂开发、激光设备研究和临床应用而言, PDT 的基础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PDT 的发展。
光动力反应中生成的活性氧物质有很高的化学反应活性,能与多种细胞成分相互作用,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对单线态氧很敏感,某些有机酸、醇、胺、碳水化合物、含氮杂环分子、激素、吡咯、维生素和细胞因子等也能与其发生反应。在理论上光动力疗法能产生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仅对光动力疗法的细胞杀伤作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光动力疗法的其它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知之甚少。
光动力反应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其作用规律及量效关系涉及到组织光学、光物理、光化学、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难度很大。目前还不能对光动力反应过程以及光动力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给出定量化的描述,临床医生只能沿用最早
HpD-PDT 的经验方案,千篇一律的处理不同的病人,影响疗效的发挥。
诸多科研和临床事实表明,尽管光动力疗法在很多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但基于其本身所特有的优势,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必将使人类在征服癌症等顽固病痛的进程中再迈进一大步。
|